返回首頁

質量爲先,信譽爲重,管理爲本,服務爲誠!

信息中心
行業視野
行業視野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停车产业提出的新要求

發布時間:2021-06-10 浏覽量: < 返回 >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新能源汽车增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根据经验,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10%的城市,在停车场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就开始充分考虑充电需求服务。2021年5月4日中国停车网官微发布的热点征集“停车企业如何应对?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汽车将超50%!”收到业内人士的热烈反响,多位业内专家发表观点、给出应对建议。本次热点征集的全部观点将刊登于2021年第2期《城市停车》上,敬请期待。


本次发布的是热点专家畅谈(2)——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轮值主席徐道睦、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CTO黄溅华



徐道睦

全国道路停车行业联盟轮值主席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于停车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首先来谈机遇,电动汽车需要充电,不考虑换电的情况下,现阶段的充电技术水平,必须在停车时才能进行,很多营运车辆、出租车、网约车也因为充电需求增加了停车需求,这对停车行业来说,是好事情。另外,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利润,是高于停车创造的利润的,这也为停车企业带来了新的可挖掘的利益增长点。

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缺乏。停车场增设充电设施,首先要解决供电量问题,很多停车场特别是已建成的老旧停车场如果想按照国家要求增设充电设施,则面临着扩充电容的问题,费用高、难度大。另外,充电桩的安装位置、供电量大小、快充慢充、一个充电桩对应几个插头几个车位,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火灾预防检测,一旦发生火灾如何处理、灭火材料的使用等等,这些都需要制定一套标准规则加以规范。

充电车位也会给停车场的运营带来一些矛盾,比如,燃油车车位满了,充电车位有大量空余,这种情况下有燃油车停车,停车场运营方要不要放行?放行,则意味着允许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不放行,不仅给车主停车带来不便,运营方也面临着停车费的损失。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需要各运营企业思考。对于电动汽车充完电后仍然占用充电车位的情况,可在充电完成后,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到车主,如车辆仍长时间占用充电车位,则可以收取相对高额的停车费用,作为充电车位的逾期停车费。在实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管理公司可以灵活制定充电停车收费规则,引导车主在夜间空余车位多、非用电高峰期时停车充电。

机械车库要实现充电功能,一定要严把技术质量关,否则,不仅无法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还会影响到机械车库本身的发展。

还有道路泊位限时停车+充电,车辆即停即充即走的方式,目前已在欧洲普遍应用,澳门也有相关试点,是满足电动汽车充电的不错的解决方案,值得道路停车智能化和管理企业借鉴。




黄溅华

中兴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CTO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加快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以达到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这必然会给交通及停车产业提出新的要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停车需求变化,应该分阶段、系统性地深入分析。

1.短期看,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鼓励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汽车保有量必然增加。但短期内泊位难以相应增加,因此泊位供需矛盾必然加剧。

2.长远看,由于持续性的政策支持,汽车保有量的绝对数量增加,这种趋势会在新的阶段、新的汽车保有量总量上趋于稳定,加之泊位本身已经严重不足,可以想象如果不相应增加泊位,停车矛盾会更加突出。

3.根据车辆和泊位的统计数据,目前泊位供需矛盾已经非常严峻。在汽车保有量总量趋增的情况下,要求新增泊位相应增加。鼓励泊位建设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将刺激停车场建设,这会逐渐缓解泊位供需矛盾。

4.新能源汽车的增加,要求停车场设置更大比例的充电车位并安装充电设施,这必然会增加停车场的建设成本,也会对停车场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停车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应从停车需求、泊位供给、充电设施建设、停车投资、停车运营等方面系统性配套相应政策进行保障,否则将会进一步加剧停车供需矛盾,加剧停车难。


                                                                                                              轉自 中國停車網 2021.06.07 文章

< 返回 > + < 頂部 >